[]

广东医科大学2024届需求信息校园招聘

广东医科大学招聘高层次人才公告

附属东莞第一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学院、口腔医学院、康复医学院)专项

广东医科大学简介

广东医科大学创建于1958,其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是广东省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高校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学校进入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世界大学排名中心(简称cwur)和美国权威的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两个著名权威榜单。2019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学校由湛江校区、东莞校区两部分组成,湛江校区位于富有亚热带风情的海滨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位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

学校现有在校生2万多人,设有15个学院(部),形成了临床医学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有省级攀峰重点学科1个,省级优势重点学科2,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5个。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广东省首批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培育单位”。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简介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前身是东莞市塘厦医院,始建于1958年,历经60余年艰苦创业,医院始终秉承厚德、精业、求实、创新的文化,砥砺奋进,开拓进取,不断发展,于2019年升级成为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市属三级公立医院。202012月,东莞市政府正式将医院移交广东医科大学全权管理,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正式成为广东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教学医院。

医院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地带。新院区于2015年落成启用,位于东莞市塘厦镇蛟坪路42号,占地面积150亩,总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即将开设病床1200张。医院毗邻深圳光明、龙岗、龙华等区,临近莞深高速大坪出入口、深圳宝安机场、深圳北站、东莞南站等重要交通枢纽,规划中的东莞地铁1号线支线和深圳地铁22号线北延段将在医院设地铁站,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园林化布局,是一所现代化花园式公立医院,医保定点医院。

医院目前开设诊疗科目40余个。拥有3.0t核磁共振、高端螺旋ct、直线加速器、dsadr、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仪、多种内镜诊疗系统、高压氧仓等设备。中医经典科、脑病科、康复科、口腔科、重症医学科等是医院传统优势学科,心血管介入诊疗、甲状腺乳腺疾病诊疗、医学美容正成为医院新名片。

医院正全面按照东莞市委市政府和广东医科大学规划部署,全面加强现代医院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引培工程。按照现代整合医学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医院转型升级成为高水平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目前正着力建设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心脑血管中心、呼吸病学中心、消化病学中心、神经医学中心、肾脏泌尿中心、骨科中心、急危重症医学中心、康复医学中心、眼科医学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国医院等医学中心,大力推进疾病专科、亚专科和专病化建设,加快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六大救治中心”建设步伐,着力打造东莞市东南片区急危重症救治体系。

广东医科大学正全力支持医院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建设,打造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基地、高水平学科中心汇聚基地。医院和第二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康复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承担着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康复医学、护理学、助产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等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任务。学校东莞校区拥有大型实验动物中心、公共科研平台、科技大楼等平台,能够为广大人才的科研工作提供一流条件。医院正依托大学医教研平台资源优势,联合基础医学院、医疗技术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等单位,全面构建医院临床诊疗、教学和科研实训基地,建设临床科研中心、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着力打造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消毒供应中心。联合第二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研究生院等单位,共同推进医学人才培养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医学人才全面发展提供一流条件和强大支持。

长风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目前,全院上下正满怀信心,昂扬斗志,勠力同心,全力创建三级甲等医院,为区域百姓提供安全、优质、高效、可及的医疗健康保障服务,着力打造莞深融合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区域医学中心和医疗高地。

高层次人才招聘岗位

一、招聘学科

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感染科、肿瘤内科、血液内科、免疫学科、中西医结合、儿科、新生儿科、妇科、产科、神经外科、胸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普通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烧伤科、麻醉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康复医学科、超声诊断、影像科、核医学科、介入放射诊疗、放射治疗、病理科、精神心理科、营养科、生殖医学等

二、基本条件

1.本招聘公告所设置的人才标准及待遇是根据不同人才层次、类别制定的基本标准,难以覆盖医院所需人才的全部条件。对于医院特需或急需人才,但又不能完全满足本办法所列条件的,可根据医院学科发展及不同人才需求,由医院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原则,按规定程序实施人才选拔。

2.全职,具有博士学历/学位,临床医学相关专业,为各个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和研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3.除特别要求除外,第一至四层次高层次人才需受聘相关专业正高级岗位,且取得副教授或教授资格或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五至七层次高层次人才及紧缺与特色医疗专业人才需受聘相关专业副高级及以上岗位。

4.5年科研、论文等业绩符合相应要求。

5.除科研型人才外,其他类别人才临床能力考核达到相应标准。

三、待遇标准

层次待遇标准待遇支撑
聘期内年薪安家费科研启动费
顶尖人才

(第一层次)

面议1.给予大学省事业编制。

2.符合高层次人才条件的可聘任为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等。

3.新引进人才提供三年过渡性住房。

4.考量新引进人才配偶的学历、专业和资历,按医院人事管理制度以及医院工作需要落实配偶安置,并协助子女就学。

杰出人才

(第二层次)

面议
领军人才

(第三层次)

150-180万元300万元300万元
优秀人才

(第四层次)

100-130万元200万元200万元
骨干人才

(第五层次)

80-100万元70万元100万元
后备人才

(第六层次)

60-80万元60万元80万元
优秀博士

(第七层次)

40-60万元30万元10-50万元
普通博士

(第八层次)

1.薪酬按医院标准发放,另外给予人才绩效12万元/年(取得博士学历学位)或6万元/年(仅取得博士学位),按月发放。

2.提供科研启动费10-50万元。

紧缺与特色医疗专业人才60-80万元50万元10-50万元

四、部分入选条件

1顶尖人才(第一层次)

特指两院院士。

2杰出人才(第二层次)

中科院“百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岐黄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高层次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等国家级人才。

3领军人才(第三层次)

a类:临床-科研双栖型人才。

1获得以下称号或担任以下学术职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者,或“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培养工程其他省份参考此类别),或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或广东省领军医学人才;或现任(前任)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不包括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或省级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或现任(前任)中华医学会国家级专科分会常务委员,或中国医师协会国家级主任/副主任委员,或中国医院协会国家级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或省级医学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或承担相近学术职务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级或省部级相当层次领军人才。

2国内引进须具有主任医师和教授(或研究员)职称,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境外top100大学助理教授或以上职称。

b类:科研型人才。

1获得以下称号或担任以下学术职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者,或“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或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或现任(前任)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或省级重点实验室负责人。

2具有国内副高或以上职称(45岁以上须具有正高职称)或境外top100大学助理教授或以上职称。

4优秀人才(第四层次)

a类:临床-科研双栖型人才。

获得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支持;或在三大学会(协会)各专业委员会担任国家级委员或省级副主任委员或以上职务。

b类:科研型人才。

1受聘教授或研究员岗位。

2获得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支持;或在三大学会(协会)各专业委员会担任国家级委员或省级副主任委员或以上职务,或担任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负责人。

c类:高端前沿医疗技术人才。

1掌握本专业国际国内领先的、业内专家一致认可的、在国内获准开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切的高端前沿医疗技术或核心技术。

2年龄超过50岁,具备一定技术影响力的,学历可适当放宽。

5骨干人才(第五层次)

a类:临床-科研双栖型人才。

获得市局级以上人才项目支持;或在三大学会(协会)各专业委员会担任国家级委员或以上职务或省级常务委员或以上职务或地市级主任委员职务。

b类:科研型人才。

获得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支持;或在三大学会(协会)各专业委员会担任国家级委员或以上职务或省级常务委员或以上职务或地市级主任委员职务。

c类:高端技术人才。

1掌握本专业在国内先进的、业内专家一致认可的、在国内获准开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切的高端创新技术或核心技术。

2年龄超过50岁,具备一定技术影响力的,学历可适当放宽。

6后备人才(第六层次)

a类:临床-科研双栖型人才。

在读博士或已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45周岁。

b类:科研型人才。

1具有博士学历、学位。

2年龄不超过45周岁。

7优秀博士(第七层次)

1新引进人才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内选人才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2具有博士学历、学位。

8普通博士(第八层次)

1具有博士学历或学位。

2能胜任岗位工作。

9紧缺与特色医疗专业人才

取得硕士或以上学位。45岁以上人才需具备主任医师或教授职称,45岁以下人才具备副主任医师或副教授以上职称,并在国内大学附属“三甲”医院担任过本专业科室主任或副主任职务。

联系方式

将电子版简历按“岗位+姓名+学历+专业+海外留学生网”命名发送到以下四个接收邮箱:

dgt*****163.com,136*********139.com' target='_blank'>136*********139.com,rcb*gdmu.edu.cn' target='_blank'>rcb*gdmu.edu.cn,jhg*****126.com' target='_blank'>jhg*****126.com

联系人:钟老师、岳老师、黄老师

联系电话:076****517891****523891****522

医院网址:http://www.dgstxyy.com/

报名二维码

广东医科大学2024年博士和博士后招聘简章.docx

广东医科大学心血管代谢病创新中心招聘信息.docx

投递流程:

注册今日招聘(https://www.jrzp.com/xiaozhaoView/4207034.shtml),完善个人简历或上传pdf版简历>>选中职位投递>>确认职位或岗位名称>>完成投递,并注意尽量不要多岗投递。

康复科
口腔科
护理
心血管内科
消化内科
神经内科
肿瘤内科
血液内科
神经外科
骨外科
泌尿外科
麻醉科
皮肤科
病理科
其他类
研究员
研究员岗
博士后招聘
学校 举办时间 举办地点 操作
成都理工大学
2021-10-11 10:00  (周一) 芙蓉餐厅二楼就业指导中心3号厅 查看详情
投递简历
公司名称:

意向职位:
    选择简历:
      发送标题:

      管培生-刘双锋_蚌埠学院_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马上投递